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
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的生成为例
万兆元[*](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730070)
[摘要] 利用工具辅助翻译也是翻译能力的一个方面。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利用网络辅助翻译已成为当代译者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本文从辅助翻译的角度总结了网络的主要功能,并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汉译英一等奖译文的生成过程为例,具体展示了如何在译前、译中、译后巧用网络查找资料,查验译文,从而大幅提升译文质量。
[关键词] 翻译能力,网助翻译,韩素音翻译奖,一等奖译文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Translating Techniques in the Internet Era as Exemplifi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1st-prize Translation in the 23rd Contest of Han Suyin Award for Young Translators
WAN Zhao-y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tools in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 constituents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skill for todays translators to make use of the Internet in their transl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ternets main functions in assisting translation and then illustrates how to effectively and skillfully draw on them in pre-translation, in-translation and post-translation with the authors first-prize translation in the 23rd Contest of Han Suyin Award for Young Translators.
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AT, Han Suyin Award, 1st-prize translation
一、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加速整合,世界文化多元发展。这些变化对翻译人才、翻译产品、翻译功效和翻译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宓庆,2003:31-34)。以网络为先导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更是给翻译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翻译工作的环境和方式(李长栓,2004:103)。对于今天的译者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翻译已不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既成事实(Austermόhl,2006:7)。可以说,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已使得网络信息技术辅助翻译成为翻译能力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从而大大拓展、丰富了翻译能力的内涵和构成。
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能力一般指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双语转换的能力。但实际上,利用工具辅助翻译也是翻译能力的一个方面。译论家Holmes(2006)早在1972年就提出翻译辅助应成为翻译研究的内容之一,并指出翻译辅助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翻译是当今翻译工作者所应掌握的一项技能。Pym(2003)指出,目前翻译能力研究的大趋势是将新的技能引入翻译教学和培训,而且随着电子工具使用的增加,这一趋势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翻译能力研究小组PACTE(2005)提出了一个翻译能力构成模式,主要含有双语能力、言外能力、翻译知识能力、工具辅助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因素等六个成分,其中工具辅助能力主要包括使用文献资源以及利用适用于翻译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国内方面,文军(2005: 64)提出翻译能力应包括语言/文本能力、IT运用能力、策略/技巧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分力。连淑能(2006:12)也在其《英译汉教程》中强调,当今的翻译工者必须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翻译,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因特网对翻译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大。笔者躬身译事十余年,一直利用网络辅助翻译,前后翻译出版了《童年的秘密》(希望出版社,2004)、《灵性的生活》(新纪元出版社,2007)、《牛顿新传》(译林出版社,2009)、《寻找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等九部著作,内容涉及宗教经典、儿童故事、科学家传记心理学文献等多种题材。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时时通过网络查阅主题知识、查询验证译文、咨询请教专家,克服了翻译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大幅提升了翻译质量和效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于2011年参加了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在译前、译中、译后都充分而巧妙地使用网络,产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译文,最终荣获多年空缺的汉译英一等奖,充分证明了网络对翻译的巨大辅助作用。笔者在此不揣浅陋,拟总结因特网辅助翻译的主要功能,并将本次参赛过程中巧用网络解决翻译难题的方法技巧再现出来,以与同行交流,并求教于方家。
二、因特网辅助翻译的功能
因特网是信息时代的先导和象征,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国际信息交流与共享网络。讨论网络辅助翻译的文章已有不少(如李常栓,2004:103-122;王勇,2005),但大多都围绕着因特网的搜索查询功能而展开,且主要集中于词语层次的翻译。笔者(2008)认为,从辅助翻译的角度来看,因特网主要有资源共享、搜索查询和信息交流三大功能,兹简述如下:
(1)资源共享功能。网络为译者提供了一个包含各种资源的巨型共享资料库,从中可找到丰富的百科全书、网上词典和专题资源。网上免费的百科全书主要有哥伦比亚百科全书(www.bartleby.com/65),微软百科(encarta.msn.com),参考大全(AllRefer.com)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多语种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http://www.wikipedia.org/)。就从事英汉互译的工作者来说,可能既需要汉语词典也需要英语词典,既需要汉英词典又需要英汉词典,而且同一类词典还可能需要好几本。无论哪一类词典,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高质量、有特色的免费词典,如新华字典(xh.5156edu.com),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indict)(需繁体查询),颜氏美语繁体网络双解辞典(www.onlinedict.com),Yahoo!奇摩字典(台湾)(tw.dictionary.yahoo.com)(需繁体查询),韦氏英语大词典(www.webster.com),朗文当代英语词典(www.ldoceonline.com)以及囊括了十几部英文词典的OneLook(www.onelook.com)。这些丰富的网上词典和百科资源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及其背景知识。
(2)搜索查询功能。因特网是一个巨型免费资料库,但要高效充分地利用这个资料库,就要用到搜索引擎。Google(谷歌)(www.google.com)是全球功能最强大的多语搜索引擎;除了网页搜索功能,Google还增加了图片、地图、资讯、视频、书籍搜索等功能,这些都可为译者所用。百度(Baidu)(www.baidu.com)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搜索中文信息有优势,但多语搜索功能远远比不上Google。此外,根据统计,Google和百度搜索到的连接约有85%是不相同的(见baigoogledu.com),所以有人将Google和百度平排列在同一个网页上,组成了一个联合搜索引擎(www.baigoogledu.com),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搜索引擎就像一把万能匙,既能帮助译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源,也能起到查询、验证译文的作用。
(3)信息交流功能。因特网还是一个完美的跨时空交流平台。这一交流功能往往为探讨网络辅助翻译的文章所忽略。目前,因特网提供的交流途径很多,如Email、QQ、Skype、论坛、博客等等。这些都可为译者所用,但一般来说,笔者认为便捷的网上交流途径为Email和翻译论坛。Email的出现打破了人际交流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而且其容量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强。论坛也叫BBS,已成了网上交互联络的主要工具之一。论坛的主要长处在于迅速地传递信息,进行多对多的交互式交流。翻译论坛就是主要就翻译研究与实践进行交流的论坛,目前人气较旺、内容丰富的主要有译言网论坛(http://www.yeeyan.org/)和中国翻译论坛(www.fane.cn/forum.asp)等。通过查询网上词典、百科全书以及专题资源,翻译中遇到的理解问题一般可以解决。但有时候,要么是因为网上还没有相关信息,要么是因为我们查找的方法不当,有一些问题仅仅通过网上查询并不能解决。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因特网的交流平台,通过翻译论坛、电子邮件等途径向同行求助,甚至向专家和原文作者请教。
三、因特网辅助翻译的技巧
翻译一般要经历准备、传译和修改等几个阶段。不论在哪个阶段,因特网都大有作为。下面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汉译英一等奖译文的生成过程为例,具体展示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而巧妙地利用网络,大幅提升译文质量。
本届竞赛汉译英原文为《摩天大楼指数如影随形的经济危机》,主要探讨了经济衰退往往与世界第一高楼的兴建形影不离的原因。这是该项赛事自创办以来首次选用非文学作品,可视为对日趋重要的非文学翻译的一种回应。不过,《摩天大楼指数》虽属经贸题材,但行文流畅,多用修辞,文学色彩颇为浓厚。因此,翻译过程中既会遇到专业翻译的难点,也会遇到文学翻译困难。该文的翻译经历了准备(译前)、传译(译中)和修改(译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充分利用了因特网的资源共享、搜索查询、信息交流功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译前借助网络理解原文
译前准备至关重要且耗时费力。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2001:98)强调,有时译前对原文和潜在问题的研究要比实际翻译过程本身更费时。笔者本次参赛恰好验证了这一说法。译前准备旨在对原文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而要透彻理解《摩天大楼指数》一文,除了通过查阅网上电子辞典研读原文(词句篇章)外,还需深入掌握三方面的背景资料:一是原文来源及其上下文;二是有关摩天大楼指数的权威文献;三是文章的引用来源与相关史实。
笔者首先利用网络的查询功能找到了原文的出处。将原文标题摩天大楼指数如影随形的经济危机输入Google海搜,得到了数千结果,一些指向网上公布的参赛译文,另一些则指向其他来源。点击阅读一些链接后,笔者发现竞赛原文应摘自李意坚2010年出版的《你应该懂点投资学》。网上资料显示,该书作者是资深投资人和专栏作家,在多家财经媒体担任特约撰稿人。该书从生活事例、寓言故事入手,给读者娓娓解读财富价值和投资知识。接着,笔者在当当网上查到该书,在线阅读了目录以及部分试读章节,发现书中讨论摩天大楼指数的内容仅限于第六章中的一节,因此没有必要通读全书。
接着,笔者开始了解原文的背景知识。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后,锁定了三篇有关摩天大楼指数的核心文献: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桑顿(Mark Thornton)的Skyscrapers and Business Cycles(2005)以及安德鲁劳伦斯(Andrew Lawrence)首次提出摩天大楼指数的两篇报告The Curse Bites: The Skyscraper Index Strikes(1999)和The Skyscraper Index: Faulty Towers(1999)。第一篇论文可从网上下载到;后两篇文章与原文直接相关,但可能因为发表于12年前,在图书馆和网上都很难找到。笔者试图联系作者劳伦斯,未果;后来灵机一动:对摩天大楼指数素有研究的马克桑顿应该有那两篇报告呀!于是,笔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马克桑顿电邮求助,没想到对方第二天就发来了那两篇报告的扫描件。通过反复阅读这三篇文章,笔者对摩天大楼指数的内涵及来龙去脉有了透彻的理解,为随后的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摩天大楼指数》一文评古论今,兼涉中外。一方面细述百年来全球出现的四轮摩天大楼热以及相伴而来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将中国历史上的鹿台与商朝灭亡、清代园林与清朝衰落也纳入摩天大楼指数现象。文章所提及的这些史实背景通过查询网络便可找到。不过,有一些引用并不容易追根溯源,比如下面这条:
2006年2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在北京召开全球经济会议,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卢埃林向我国客户提及摩天大楼指数的预言:如果全球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那很可能会在2007年或2008年。
原作引用什么,译者就得翻来覆去寻找根据出自何典。(萧乾,1994)但是,笔者遍查国内外报道,一概不见卢埃林的原话。最后,一位学生和笔者先后给卢埃林发去电邮,询问他当时所讲的原话。当时我们心里根本没底:人家年高望重,事务繁忙,会搭理这点小事吗?21天过去了,就在我们即将放弃希望的时候,卢埃林的来信到了:
Thank you for your enquiry. I am sorry that it has taken me a while to reply. We have now found what I said in 2006: I was speaking from a PowerPoint slide, a copy of which I attach. The relevant words are: For what it is worth, the skyscraper theory suggests that any crisis is more likely in 2007/8 than in 2006. That was apparently quite a good prediction! You may also be interested in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charts that we produced in 2010 I attach that also. [From: John <john.llewellyn@llewellyn-consulting.com>, Date: 2011-04-14,RE: May I ask you a question?]
卢埃林的回信澄清了此处直接引用的来源,并且大大鼓舞了笔者。不过在随后的翻译中,笔者发现中文引用与卢埃林的原话并不完全对应,于是打消了直接采用埃卢林原话翻译的想法,转而改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先将那句引用直译为If there is any possibility of a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t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2007 or 2008.,然后在脚注中附上埃卢林回信中的相关内容。后来得知,笔者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大赛评委会的嘉许和肯定:
我们的一位参赛译者非常认真,设法同John llewellyn本人进行了电子邮件交流,得到了第二处直接引语出处最权威的答复:[ ] 从中可以看出,汉语原文中第二处直接引语本身也并不准确。(陈小全,2010)
如此,经过研读原文和大量阅读背景资料,加上多方请教,笔者对原文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于是顺利进入实际翻译环节。可以说,笔者在准备阶段所阅读的材料,有99%都是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搜索查询和信息交流功能得来的。
(二)译中借助网络查证译文
在翻译阶段,笔者主要使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来查询译文、验证译文。所谓查询译文,就是遇到比较难译的词语或表达时,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来查询网上可能存在的译文,以资参考借鉴。这种查询主要采取双语并举的搜索方法,即在搜索框中同时输入原文词组和译文关键词(译文很可能包含的关键词),然后进行搜索。例如,原文中有一句提到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 ,那么历史长河怎么翻译更为地道呢?笔者将历史长河与译文关键词history输入Google搜索框,搜得近百万条结果,其中还有几个专门讨论历史长河怎么译的页面,如http://bulo.hjenglish.com/question/13062/。选择性地阅读了一些材料后,笔者找到了网上初现的三种主要译法:in the long history,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给翻译提供了借鉴和选择余地。
至于验证译文,就是对一个词的某种译法不确定时,或者对一个词的几种译法难以取舍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看相关译法在网上的使用频率。仍以历史长河为例,网上找到的三个译文中,in the long history省略了原文的比喻,为笔者所不取。那么其余两个译法哪个更为常用和地道呢?笔者将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和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输入Google进行精确查询(即加上引号查询),分别得到了3万余条结果和8万余条结果,表明在网上后者远比前者常用。鉴于网上信息鱼龙混杂,且有很多来自非英语国家,所以尚不能确定后者就比前者地道。于是笔者将搜索范围缩小到英国网页(只需在搜索框中于搜索对象后加上site:uk即可),分别得到了40余条结果和200余条结果,说明在英国网页上也是后者远比前者常用。碰巧的是,在此过程中笔者还意外搜到了《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的中英对照稿(http://tsg.sjzc.edu.cn/yingyu/printpage.asp?ArticleID=1894),其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非人民自强不息一句中的历史长河在官方译文中也被译为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据此,笔者确信,英文中与history的地道搭配是course而非river,所以将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译为in the long course of Chinas history。在实际翻译《摩天大楼指数》的过程中,这样的查询和验证比比皆是,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除了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查证译文,我们还可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网络的交流功能向素未谋面的专家或同行进行求证。例如,文章第二段开头写道:高楼建成之日,即是市场衰退之时,这是德意志银行的证券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于1999年发表的判言。如果仅从中文角度看,读者会以为引号中的判言是劳伦斯的原话,会以为市场衰退与高楼落成同时发生。实际上,这并非劳伦斯的原话,而且这一总结与劳伦斯的报告并不完全符合,因为劳伦斯的结论是:第一高楼的建造[不是建成]往往与经济危机不谋而合。笔者就此专门通过电邮请教对摩天大楼指数素有研究的马克·桑顿,询问The completion of record skyscrapers coincides with a market downturn.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桑顿回信道:
That is incorrect. Its not completion, typically, its [sic] when the record height is surpassed. The building is completed when the crisis is already or shortly underway.
[From Mark Thornton <mthornton@prodigy.net>,Date: Apr 15, 2011 Re: May I ask you a question on skyscraper index? ]
在此情况下,笔者决定在该句译文后加注说明,以在忠于作者的同时也给读者提供充分的信息:
Note: These words, though in quotations marks, are the authors summary of Lawrences findings, not Lawrences exact words. Among the related comments from Lawrence is: [T]he err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s next tallest building has largely coincided with financial crises.
(三)译后借助网络润色译文
在修改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参阅网上平行文本来提高译文的通顺程度。例如,原文出现了19次之多的摩天大楼一词给如何翻译呢?如果一律译为skyscraper,译文会显得重复累赘,不符合英语的规范。与汉语不同,英文少用重复,除了修辞性重复,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替换、省略和变换来避免重复。笔者阅读了网上有关摩天大楼指数的英文文献以及劳伦斯的两篇报告之后,发现这些平行文本中提到摩天大楼时常常交替使用skyscrapers和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例如:
The Skyscraper Index is a concept put forward in January 1999 by Andrew Lawrence, [ ] which showed that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s have risen on the eve of economic downturns. (http://en.wikipedia.org/wiki/Skyscraper_Index)
有鉴于此,笔者将原文中的3处摩天大楼译为the worlds (next) next tallest building,1处译为the ones,从而避免了过多重复,使译文更趋地道。
在润色译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借助电邮等网络交流手段向英语国家的朋友请教。不过,笔者的请教,并非单纯地把译文发给外国朋友请人家润色一下。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这种做法一方面显得不够尊重人家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不容易得到想要的帮助。笔者请外国朋友润色译文,一般都是有的放矢:将不大确定的地方标识出来,并写上具体请教问题。例如(下划线部分表示请教的内容,方括号内斜体部分为具体问题):
Then on Feb. 15, 2006 [Should a comma be added here? Does this initial temporal adverbial read natural?] when Lehman Brothers had its global economic conference in Beijing, John Llewellyn, the investment banks chief global economist, mentioned to the Chinese audience his prediction of the skyscraper index, Any crisis is more likely in 2007/8. [This sentence is a long one. Does it read clear and natural to you?]
此外,笔者常就不大确定的地方提供两个译文,请外国朋友评判孰优孰劣,以作选择取舍的参考。例如,针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经济危机总是与摩天大楼如影随形呢?这句话,笔者提供了两种译文:Then what is it that makes economic crises invariably follow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s? / Then what is it that m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s a foreshadowing of economic crises? 然后请一位外国朋友评判:Which rendition of the sentence fits in better here? 这种针对性的请教让笔者获益良多,译文质量也因之大有提升。
四、结语
万能网络,译者利器!这是笔者十余年来躬耕译事最深刻的体悟之一,也是笔者参加本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最重要的心得之一。要是没有网络或者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笔者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这篇翻译,更遑论荣获一等奖了。当今时代,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翻译已成为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分力。今天的翻译工者需要掌握包括网络在内的信息技术,以提高翻译质量,节约翻译成本,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Austermόhl, F. 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 Manchester [M]. Manchester: St. Jerome, 2001; 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7.
[2] Holmes, J.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 In James S. Holmes, 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C]. Amsterdam: Rodopi, 1994; 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6780.
[3] Nida, E.U.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97-113.
[4] PACTE.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J]. Meta, 2005 (2), 609-619.
[5] Pym, A. Redefin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 an Electronic Age: In Defence of a Minimalist Approach [J]. Meta, 2003 (4), 481-497.
[6] 陈小全. 汉译英竞赛译文评析:文化语境的作用与翻译策略的实施[J]. 中国翻译, 2011 (6): 88-91.
[7] 连淑能. 英译汉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2.
[8] 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03-122.
[9] 李意坚.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10] 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31-34.
[11] 萧乾. 文学翻译琐议[J]. 读书, 1994 (07): 87-89.
[12] 万兆元. 因特网辅助翻译[J]. 上海翻译, 2008 (3): 77-80.
[13] 王勇. 搜索引擎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 (1): 28-30.
[14] 文军. 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