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第564-569

 SARS 与“非典”

—— 对一个术语定名失当问题的探讨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平 吴志杰

 

        摘要: 2003年上半年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流行的新型疫病,国际上通称为“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而国内一般冠名以“非典型肺炎”(非典)。本文从术语学角度对这种差别做了分析,指出国内对此病的称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放弃“非典”这一名称。

        关键词: SARS;非典型肺炎;术语学;种概念;属概念;译名

        Abstrac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 new epidemic unknown to human beings until early 2003, spread quickly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worl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Despite the standard name it is universally known for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ARS), the disease has been inadvertently named “atypical pneumonia” in China.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problem and calls for abandonment of the imprecise term.

        Key word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typical pneumonia, terminology, hyponym, superordinat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ames

 

国内外两名称使用频率上的差别... 1

对差别原因的探究... 3

摒弃“非典”这一名称... 4

参考文献... 6

 

        20021128第一例病人住进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算起,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国内通称的“非典”,以下简称SARS)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半年有余,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连首先在越南河内市确认此病是一种新型传染病的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专家卡洛·乌尔巴尼(Carlo Urbani)博士也因感染此病而身亡。而我国感染SARS的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03511,仅在我国大陆地区就有临床诊断病例4948例,其中240例已死亡。(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2003511非典型肺炎疫情通报”: http://www.moh.gov.cn/zhgl/yqfb/1200305110078.htm)。SARS之所以会在国内多个省市流行,造成重大的损失,部分原因是该症起病之初未能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而这种情况又同该病的定名失当不无关系。本文拟从术语学角度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国内外两名称使用频率上的差别

        “SARS”是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首字母缩合词,译成汉语应该是“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或“急性严重呼吸综合症”。该病名共有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的三个——“急性”、“重症”与“综合症”——均指相当严重的情况。拿“综合症”一词来说,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目前仍为不治之症“爱滋病”(AIDS)的全称便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除了“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一名之外,SARS还有一描述性的“小名”,(准确地说是上位词,或者说属概念),即“非典型肺炎”,简称为“非典”,其英文名为“atypical pneumonia”。在国内,“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一名鲜为人知,而“非典”这一“小名”(上位词)却成了几乎所有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下的称名。笔者用几个著名的英特网搜索引擎对“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非典”及相关的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得到了以下的数据(下表中数据均采集于2003511):

 

表一

关键词

 

 

 

 

 

 

 

 

搜索引擎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

急性重症呼吸道综合症

急性严重呼吸综合症

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症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

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非典型肺炎

非典

Google

0

0

2

1

9

2

95

258

75100

61000

Alltheweb

0

0

0

0

1

0

10

46

69419

153281

百度搜索

0

0

3

0

17

11

256

688

304000

238000

天网搜索

0

0

0

0

0

0

0

0

60

133

搜狐搜索

0

0

0

0

4

1

111

308

147420

39456

FTP星空搜索

0

0

0

0

0

0

0

0

131

258

 

表一中的数据表明,在此病的称名上,国内大量使用的是“非典型肺炎”和“非典”,而极少使用“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急性重症呼吸道综合症”、“急性严重呼吸综合症”及“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症”等名称。

       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资料在提及此病时更多使用“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或“SARS”两个名称,而很少使用“atypical pneumonia”的说法。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下表数据的采集方法与前表相同。为排除重复计数,在搜索时运用了布尔算子限定搜索条件。所有数据也均采集于2003511。):

 

表二

关键词

 

 

 

 

 

搜索引擎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typical pneumonia (含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两者同时出现或与两者之一同时出现的情况)

atypical pneumonia (排除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两者同时出现或与两者之一同时出现的情况)

Google

44600

596000

34600

26600

Lycos

563733

3872863

67879

30617

Hotbot

81988

2549370

7475

3367

Alltheweb

567969

3925914

68553

31002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SARS”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两者各自的使用次数均高出“atypical pneumonia”的使用次数。其中“SARS”的使用次数,在所有场合都远远高于“atypical pneumonia”的使用次数(从数十倍到数百倍不等)。如果去除了与“SARS”和“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两者同时出现或与两者之一同时出现的场合,“atypical pneumonia”单独出现的频率是相当低的。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国外的人们不会看到“atypical pneumonia”一语被单独使用,因此不太可能误把这种恶疾当作一种人类已经征服了的普通疾病(这正是中文里“非典”一词给人的第一印象)。

 

对差别原因的探究

        那么国内在此病命名方面与国际通行做法不一致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这与起病之初国内有关部门对此病的特异性与严重性认识不足有关。肺炎是由感染、异物吸入或者辐射引起的肺部炎症和肺实变。大部分由感染引起的肺炎,其致病微生物是细菌,尤其是链球菌。而非典型肺炎则是由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甲性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一类肺炎,可因近期患病或长期罹患慢性病以及吸烟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除了由军团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病情较重,可引起死亡外,其他的非典型肺炎起病都较缓,肺部等呼吸系统的症状不如全身性症状(畏寒、头痛、肌肉僵硬等)明显,且病症较轻,故又名“不需卧床休息的肺炎”(英文称为“walking pneumonia”)。非典型肺炎通常无并发症,预后良好,大部分病人经治疗可在两周内康复,轻症非典型肺炎甚至无须治疗便可自愈。

        但是,此非典却非彼非典,此次出现的这种非典型肺炎与以往有过的任何一种非典型肺炎都不同:引起它的病原体不属于人们已知的任何一种人类病毒与动物病毒,而是一种新型的病毒。至2003510为止,此种“非典”已传播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了7000多人,夺去了500多人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国外主要通讯社在报道这个世界性传染病的病名、病原体、后果与流行地区时,都使用了十分让人警醒的措辞:

 

病名:

        SARS Peaks in Hot Spots, but Not China - WHO Says. BANGKOK (Reuters) - Outbreaks of the deadly flu-like SARS have now peaked in Canada,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Vietnam, but not in China, where the virus first emerged last yea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id on Monday.

(法新社2003428. 2003511检索自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cid=585&ncid=585&e=1&u=/nm/20030428/sc_nm/sars_dc)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 warned that everyone infected with SARS and all persons they hav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must be found in order to contain the epidemic.

(法新社2003428. 2003511检索自 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afp/20030426/wl_asia_afp/health_sars_asean_who_030426085949)

 

病原体:

        LONDON (Reuters) - The number of cases of the deadly SARS virus in Britain is likely to grow before it shrinks, the country's chief medical officer said in an interview published on Monday.

(路透社2003428. 2003511检索自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nm/20030428/sc_nm/sars_britain_dc_1)

 

        HONG KONG (AFP) - Asian nations vowed to form a united front to halt the spread of the killer SARS virus Saturday 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 called for a global hunt to track down every case of the disease.

(法新社2003428. 2003511检索自 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afp/20030426/wl_afp/health_sars_worldwrap_030426155745)

 

后果:

        TORONTO -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id it is reconsidering its travel warning to avoid Toronto, where SARS claimed its 20th Canadian victim on Saturday.

(美联社2003428. 2003511检索自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ap/20030427/ap_on_he_me/canada_sars_virus_2)

 

        HONG KONG (AFP) - New deaths were reported in Hong Kong and China, while Taiwan reported its first fatality due to the mysteriou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Hong Kong reported 12 new deaths Sunday, taking its toll to 133 and marking the second time in April that a record 12 deaths were reported in a single day.

(法新社2003427. 2003511检索自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afp/20030427/hl_afp/health_sars_worldwrap_030427084927)

 

流行地区:

        TAIPEI (Reuters) - Taiwan will close its borders to visitors from SARS-stricken China,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Canada for two weeks, the government said on Sunday, as the island reported its first known victim of the virus.

(路透社2003428. 2003511检索自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nm/20030427/wl_nm/sars_taiwan_dc_4)

 

        TAIPEI/TORONTO (Reuters) - Taiwan said on Sunday it would bar visitors from SARS hot spots China,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Canada as the island reported its first known SARS death and alarm about the viru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路透社2003428. 2003511检索自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nm/20030427/wl_nm/sars_dc_35)

 

上述引文中所用的词语(“类似于流感、可致人于死地的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流行病”、“ 可致人于死地的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病毒”、“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杀手病毒”、“致死人数达到……”、“遭受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灾害的”、“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疫区”等)正确反映了此病的严重性。而我国各地有关部门直到20034月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来华调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决定直面此病的挑战后才真正全面动员起来,及时报告疫情,并采取各种措施严控该病的传播。

        其次,从术语学的角度来说,在命名该病时缺乏科学的严谨态度,混淆属概念与种概念,是造成此病在国内的流行名称大异于国际社会通行名称的直接原因。如上所述,“非典型肺炎”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一类肺炎,是属概念(上位词),而“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指由冠状病毒科的一个变种病毒(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病毒”,见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专栏http://www.who.int/csr/sarsarchive/2003_04_19/en/)引起的、正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新型非典型肺炎,是种概念(下义词)。以属概念代替种概念,显然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违反了术语定名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主页上对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的描述是“一种非典型性肺炎”(“SARS, an atypical pneumonia”,见http://216.239.33.100/cobrand_univ?q=cache:B1YzA2LzEHoC:www.who.int/csr/sars/en/+SARS&hl=en&lr=lang_zh-CN|lang_zh-TW|lang_en&ie=UTF-8,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此描述十分清楚地划定了SARS与“非典”的关系。实际上,无论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网页上,还是在世界其他主要卫生机构的网站上,笔者都没有见到将SARS等同于“非典”的说法。

        汉语是一种特别喜欢使用简称的语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名称,尤其是口头名称,“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这一冗长的“学名”(大名)使用起来似乎不大方便。很可能部分地是出于此种考虑,最早在我国给该病定名的人采用了现在的名称(小名)——“非典型肺炎”。在媒体的影响下,公众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个名称,并很快将其进一步简化为国人所喜闻乐见的双音节词——“非典”。

        我们知道:小名亲切、好懂、叫起来容易上口、感情上容易被人接受。然而,在正式场合,在指称严肃的对象时,则应当使用大名和学名。在我国,一般民众容易接受“非典型肺炎”和“非典”这种看似熟悉、叫起来也方便的名称,这完全不难理解。但专业机构、行政部门与媒体在正式场合下不加选择、不假思索、几乎是千篇一律地使用这样的名称,却有失妥当,因为该名称并非是此病准确的科学名称,而且它误导公众,让人产生一种此病并不严重的错觉。众所周知,肺炎是一种已被制服、不再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的疾病。“非典型”这一限定词不但不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可能令一般人以为该病连典型的肺炎都算不上,从而放松自己的警惕性。

 

摒弃“非典”这一名称

        2003425中央电视台曾在《面对面》栏目中,报道过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钟南山的事迹,并说“他参与会诊了第一批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将这种不明原因的肺炎命名为非典型肺炎。”但采访中钟先生自己也承认,“在那个时候,我可以说,我们并不了解这是一个特别的肺炎。”(见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专访钟南山:直面‘非典’”: 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30425/101063.shtml)很显然,最初对疾病的性质认识不清是命名失当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认识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病是一种新疾病并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见联合国电台网站“新闻透视”栏目: http://www.un.org/chinese/av/radio/transcript/sars030428.htm及中国科学院网站上伟农所著“非典元凶是如何找到的”一文: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3/05/01/1742.htm)之后,“非典”这一名称仍然未获更正,这一点却令人费解。当然,卫生部后来也发现了这个名称存在着问题,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由于他[原文如此]的传染性很强,在卫生部把它补充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见中央电视台425的《面对面》栏目“专访钟南山:直面‘非典’”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30425/101063.shtml )可惜的是,卫生部的更正是修补性质的,未能摆脱非典型肺炎的框架,因此媒体与公共卫生机构的宣传上始终未分清、更未强调此病与“非典型肺炎”之间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从而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此病称名失当的状况。

        冗长的术语有时不便于日常交流,在语言朝着简洁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下,这样的术语往往会被其缩略语或其他简洁达意的形式所代替。当年“爱滋病”(AIDS)这一病名译成汉语时,就并未用它冗长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来做其非专业场合下的称名,而是使用了其英文名首字母缩合语的音译另加一范畴词,译成了“爱滋病”。这不失为术语通俗翻译的一个良策。

        我们知道,术语通俗定名(或译名)中的主要困难是既要保证名称容易记、容易念,又要能揭示称名对象的本质或者重要特征。

        “爱滋病”这一带着洋味的称名算是比较好地是解决了这一难题,因为它简短易说,同时“病”这一范畴词表明了称名对象的性质,而“爱滋”这一音义兼译的双音节词又使整个名称略带陌生与威胁的意味,让人不敢大意——有心人必会追根寻源,探得此传染性性病的本来面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内各界有必要摒弃“非典”这一名称,而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采用“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这一病名。在非正式的场合下,也可以仿照“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一名译成“爱滋病”的做法,将此病病名通俗地译成“萨斯病”或者“萨嘶病”。第一种翻译为音译加范畴词,其中音译不带感情色彩,这是术语翻译中常用的一种做法;第二种翻译也是音译加范畴词,但音译部份中的“嘶”字暗示了此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病症,此译似较第一种译法略胜一筹。

        2003416,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David Heymann)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萨嘶病(SARS)的病原体。(见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专栏: http://www.who.int/csr/sarsarchive/2003_04_16/en/)既然萨嘶病(SARS)的病原体已经查明,而面对过去几个月中被该病传染的人数与死亡人数大幅度增加的严峻事实,世人也已经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该病的独特性与危害性。因此,我国医学界、公共卫生界、政府以及媒体等部门有必要改正“非典”这个不适当的中文称名,纠正它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防止它可能继续产生的误导作用,也防止今后由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所致的其它非典型肺炎(传统意义上的“非典型肺炎”)的患者及其亲友听到“非典”的诊断后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这种更正一方面是为了尊重科学的发展,及时反映人类对这种新疾病的新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记取这个定名失当的案例所留下的一些教训,在今后的术语工作中增加一分科学的严谨,而减少一些含混与随意。

 

参考文献

Alltheweb. 2003511检索自http://www.alltheweb.com/advanced?cs=utf-8

Applied Medical Informatics. (1995). Medical HouseCall. Version 1.5 [CD-ROM]

Chlamydia. Britannica on CD 2002 Deluxe Edition [CD-ROM]

Health Library. 200351检索自http://www.mercksource.com/pp/us/cns/cns_health_library_frame.jspzQzpgzEz/pp/us/cns/ cns_hl_adam.jspzQzpgzEzzSzppdocszSzuszSzcnszSzcontentzSzadamzSzencyzSzarticlezSz000079zPzhtm

Pneumonia. Britannica on CD 2002 Deluxe Edition [CD-ROM]

WHO(世界卫生组织)网站资料. 2003428检索自http://www.who.int/mediacentre/

WHO(世界卫生组织)网站资料. 2003512检索自http://www.who.int/csr/sarsarchive/

吕叔湘.2001. 双音化的趋势.《吕叔湘集》. 北京: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联合国网站网站资料. 200357日检索自http://www.un.org/chinese/av/radio/transcript/sars030428.htm

叶蛮声, 徐通锵(1981.《语言学纲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网站. 200357日检索自http://www.cas.ac.cn/html/Dir/2003/05/01/1742.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资料. 2003512日检索自http://www.moh.gov.cn/zhgl/yqfb/1200305110078.htm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专访钟南山:直面“非典” 20035月1日检索自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30425/101063.shtml

 


 

英文标题:

     “SARS” vs. “Atypical Pneumonia”: A Terminological Case Study.

 

作者简介:

      柯平: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学术方向:语言学,翻译研究,语言、翻译与信息技术。

      通讯地址:210093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柯平教授

      电子邮件:kepingAtjlonline.com

      个人网站:http://www.hanyu.org/KPWS2/

 

      吴志杰: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学术方向:翻译研究,语言学。

      通讯地址:210093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吴志杰

      电子邮件:zhijie_wuAtyahoo.co.uk